據《華爾街日報》報道,特斯拉已經聯系了供應商,要求降低Model 3項目的零部件價格: 根據上周發給供應商的一份備忘錄表示,特斯拉正要求供應商返還現金,以幫助其實現盈利。汽車制造商與供應商“采取強硬態度”并不罕見,因為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,只有這樣才能為供應品和零部件爭取最優惠的價格。
特斯拉拒絕對該報道發表評論,但該公司證實,正在試圖降低一些供應商合作項目的采購價格,其中一些項目可以追溯到2016年,還有一些項目尚未完成。特斯拉稱該要求是采購談判的標準部分,可在增加Model 3產能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。
這一要求進一步引發了人們對特斯拉現金狀況的質疑,許多人表示除非存在缺陷或性能不足的爭議,否則要求供應商退還過去的工作或部件的費用是不正常的。
一位在汽車行業工作了40年的制造業咨詢師Dennis Virag表示,特斯拉此類要求可能會讓供應商陷入財務危機,危及其未來的汽車零部件供應。Virag稱,“此種要求簡直荒唐可笑,這恰恰表明特斯拉目前正處于極度絕望之中。他們擔心自己的盈利能力,卻不在意供應商的盈利情況。”
這并不是老調重彈,但該公司去年損失了約20億美元,在扣除資本投資后,損失了約34億美元現金。在努力擴充Model 3產能之后,特斯拉的現金流更是有所減少。經過幾個月的拖延,特斯拉上個季度用一周的時間實現了生產5,000輛Model 3的長期目標,此種勢頭持續下去,如果沒有解決方法的話,特斯拉的現金只會持續減少。
馬斯克也于當地時間23日在Twitter上表示:“適用于第三季度及未來的成本削減會被計算在內。將歷史成本削減應用于本季度是不正確的。”
作為特斯拉盈利計劃的一部分,馬斯克在6月份將特斯拉的員工數量削減了9%,同時承諾在不影響Model 3產量爬坡的情況下,將降低其他支出。
日前,福建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向海關總署備案了召回計劃,從2018年7月24日起,召回部分進口Sprinter Chassis(凌特底盤),據該公司統計,相關車輛共計13輛。
7月24日,網通社從蘭博基尼汽車有限公司官方獲悉,2018財年上半年(1月1日-6月30日),這家意大利超級跑車制造商向全球客戶交付跑車2,327臺,相比去年同期增...
近日從韓國獲悉,起亞汽車公司旗下的純電動 SUV Niro EV 已經上市,其在韓國的售價是 3080-3280 萬韓元(約合人民幣 18 5-19 7 萬元),這款車目前...
日前,我們從名爵汽車官方獲悉,MG E-motion概念車將于2020年量產,目前已進入項目期,屆時量產版依舊為兩門四座轎跑。